自从1980年中国代表团首次参加冬奥会开始,中国的冬奥会之旅已经走过了42个年头。在过去的42年里,中国冰雪运动努力从边缘朝着中心靠拢,努力追赶世界一流水平。2022年,世界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实现了从弱到强的华丽转身,中国冬奥又迎来了一次足以载入历史的时刻。站在历史的节点上,回望过去我们曾经走过的路,真可感叹一句:从善如登,虽难可达昆仑。
1979年10月29日,在日本名古屋召开的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会议宣布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奥运会上的合法席位,新中国得以重返世界奥运会大家庭。
之所以说是重返,是因为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就是奥运会大家庭中的一员。新中国成立之后,虽然整个国家经济凋敝,满目疮痍,但是中央领导人依然对国民的体育素质十分重视。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体育委员会正式成立,由当时的十大元帅之一贺龙将军担任主席。
同年,中国的五星红旗第一次飘扬在了奥运会赛场上。这一年,我国派出了40余名包括翻译、医护人员在内的代表团,前往参加在芬兰赫尔辛基举办的第15届夏奥会。为了参加此次夏奥会,新中国经历了巨大的困难。起初因为一些原因,奥委会拒绝新中国参加该年的夏奥会,等到新中国能够参加夏奥会时,距开幕式只有一天的时间了,但最终五星红旗还是飘扬在了奥运赛场上。可惜的是,中国并未参加同年的冬奥会,这一失之交臂,就让中国人民苦等了将近30年。
1956年,国际形势日益紧张,美国正在加紧对新中国的封锁,某些敌对势力更是企图在国际上搞“两个中国”,想让台湾也参加当年的奥运会,这让当时的新中国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于是刚刚加入奥运会大家庭不久的新中国就愤然宣布放弃参加1956年的奥运会,当年的冬奥会自然也没有派人参加。时隔两年之后,中国正式宣布中断与国际奥委会的关系,中国自此开启了长达30余年与奥运会的封闭期。
在这30余年里面,中国内部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运动,全民体育运动时断时续,重返奥运之路更是艰辛。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这为中国重返奥运会打开了一线生机,随后我国就展开了关于重返奥运会的工作。
1976年,国家开始步入正轨,国际形势日益缓和,重返奥运会的工作日益紧迫起来。1977年和1978年,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基拉宁和副主席萨马兰奇分别访问中国,他们的中国之行不仅仅是为了了解中国,还是为了寻求让中国重返奥运会的途径。萨马兰奇更是直接说道:“我那时想不通,一个有着10亿人口的大国,居然不是国际奥委会的成员国。这个决定实在是太奇妙了。因为我们向世界证明,奥林匹克运动是面向全世界的青少年的。”萨马兰奇的疑问其实已经昭示了中国重返奥运会的曙光。
萨马兰奇
果然在1979年的名古屋会议上,国际奥委会通过了《名古屋决议》,正式宣布重新恢复新中国在奥运会中的合法席位。
很快,世界就给了中国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上一届冬夏奥运会已经于1976年举办,那就意味着中国恢复在奥运会的合法席位的次年就可以参加奥运会。但1980年的夏季奥运会在苏联的莫斯科举办,由于当时苏联入侵阿富汗,导致许多国家抵制奥运会,中国也加入了抵制的行列,所以中国没能参加当年的夏奥会,所以终结长达将近30年的奥运会封闭期的任务就落在了当年的冬奥会上。
有意思的是,当年的夏奥会是在苏联莫斯科举行,而冬奥会却是在美国的普莱西德湖举办,这已经是普莱西德湖继1932年之后第二次举办冬奥会。中国没有去参加莫斯科夏奥会,而是参加了当年的普莱西德湖冬奥会。1980年的冬奥会对于美国和中国而言都是不平凡的,在那年的冬奥会上,美国在冰球项目上击败夺冠热门前苏联队,被称之为“冰上奇迹”;而当中国代表团出现在赛场上时,这让许多人都不由得感叹一句时代已经变了。
中国的破冰之旅为当时的冰雪运动铺平了道路。1980年的普莱西德湖奥运会,我国一共有28名运动员参加了滑冰、滑雪、现代冬季两项的18个单项比赛,但是由于长期的封闭与经济落后,导致我国冰雪运动与世界水平有相当大的距离,所以虽然1980年我国参加了冬奥会,但五星红旗并没有在领奖时高高飘起。
文章来源:《体育文化导刊》 网址: http://www.tywhdkzz.cn/zonghexinwen/2022/0204/744.html
体育文化导刊投稿 | 体育文化导刊编辑部| 体育文化导刊版面费 | 体育文化导刊论文发表 | 体育文化导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体育文化导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