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废物的壹读君 | 宁七
北京冬奥会赛程已接近尾声。截至目前,中国的冰雪健儿斩获7枚金牌、4枚银牌、2枚铜牌,共计13枚奖牌,是自1980年(美国普莱西德湖 第十三届)中国首次出席冬奥会以来,金牌榜和奖牌榜的最好成绩。
截至2月17日上午10时
网友讨论度最高的话题,也是“得了多少金牌、得了多少奖牌”。毕竟输赢是竞技体育赛事里永恒的主话题,无论冬奥还是夏奥,每届奥运会的金牌榜、奖牌榜总能引起各国媒体、观众的激情讨论,其中最令人操心的莫过于:奥运会榜单,到底应该看金牌数还是奖牌数?
豆瓣鹅组还有相关投票帖子
因为采用不同的排名方式会影响国家的排名,所以金牌榜和奖牌榜哪个更能代表国家实力的争论一直存在。
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问题,金牌榜和奖牌榜到底哪个更合理啊?
奥运会榜单“双轨制”,谁来掌握解释权?
回答上文这一“世纪拷问”之前,先给大家简要介绍下两种排名方式的区别:
“金牌榜”以金牌数为排名的第一基准,各国代表队先按金牌个数排名,遇到金牌个数相同的情况,再按银牌个数排名,如果银牌个数也相同,再按铜牌个数排名。在这种排名方式下,金牌、银牌、铜牌在榜单上的重要性层层递减,赢者通吃。
“奖牌榜”是将各国代表队所获得的金牌、银牌、铜牌三种奖牌数加总,以加总后的奖牌总数对各国代表队进行排名。这种排名方式下,金、银、铜三种奖牌的权重相同,总量多者赢。
在目前这么多届奥运会中,国家名次到底采用“金牌数”还是“奖牌数”,国际奥组委并没有“二选一”的硬性规定。比如在本届北京冬奥会上,奥组委官方网站上的奖牌榜就兼有这两种排名方式。
榜单左侧的“顺序”,是以金牌数为基准的排名:
截至2月17日上午10时
榜单右侧的“总排名”,是以奖牌总数为基准的排名:
截至2月17日上午10时
不仅是本届冬奥,历届奥运会时奥组委官网上的成绩排名都兼顾金牌数和奖牌数,奥组委也从未公开挑明奥运会国家名次应该遵循哪一种排名规则,而是心照不宣地实行“金牌数”与“奖牌数”并存的双轨制。
啥叫“双轨”?双轨就是模棱两可,双轨就是看破但不说破,双轨就是把解释权让渡给参赛各国自己个儿。
你品你细品,论机灵,还得是这浓眉大眼的奥组委机灵啊。
各参赛国的主流媒体也迅速get到奥组委的良苦用心:有数了。
正因为奥运榜单解释存在灵活性,所以给了各个参赛国家一定的操作空间。大家都是怎么操作的呢?
最常见的是“金牌排位”制。
这就不必多说了,中国的朋友们都已经很熟悉了,我国一贯采用这一排名方式。相比于看奖牌总数,以“金牌”论名次更像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惯例,被很多参赛国家采用。
个别国家采用的是“因赛制宜排位制”。简言之,就是根据需要,酌情采用金牌数或者奖牌总数排序。
给大家举个实例方便理解。
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代表队破纪录地在金牌数量上碾压某个国家(中国48枚金牌,某国36枚金牌),当时国际上通用“金牌数量”为各国代表队排名。眼瞅着中国要位列榜一了,某个国家坐不住了,他们直接改变了排序规则,把金银铜牌一锅端,按照“奖牌总数”排名(中国100枚奖牌,某国112枚奖牌)。
对于某国此举,其他国家的主流媒体曾对此展开了精彩评论:
某国为了不让自己“降级”而改变了排名策略,开始使用总奖牌榜取代金牌榜,避免自己陷入将“世界体育最强国”名头拱手让人的尴尬。
(PS: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某国主流媒体采用的还是以“金牌数”为各国排名)
2008年之后,某国的排名方式就有了“因赛制宜”的灵活性。
比如刚刚过去的东京奥运会上,在比赛日程中,当中国金牌数第一时,他们论”奖牌总数”:
而当自家金牌数反超时,他们就又开始以“金牌数”为排序基准了:
文章来源:《体育文化导刊》 网址: http://www.tywhdkzz.cn/zonghexinwen/2022/0218/749.html
上一篇:谢冬荣:典籍中的古代冰雪运动
下一篇:全国多地因防疫需要取消体育中考,部分地方直
体育文化导刊投稿 | 体育文化导刊编辑部| 体育文化导刊版面费 | 体育文化导刊论文发表 | 体育文化导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体育文化导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